演奏前要入戲,入戲前要先觀摩啊!

學習演奏一段時間後,如何表現音樂性是一門需要練習的課程,音樂性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簡單來說就是樂曲風格與個人風格的呈現,個人風格這件事就很主觀了,家喆也是遇過各式各樣風格的學生,例如總是看天演奏,其實也沒有不行,但還是希望這個風格能對這首曲子有幫助比較省力啊!

在學習演奏的同時,學習欣賞音樂是必須的。

有的人會說:「我平常就有聽音樂的習慣呀。

沒錯,但有意識的「聽」,才能真正在練習演奏時相輔相成。

就家喆的觀察,有不少學生平時在聽喜歡的音樂時,倘若是流行歌,多會把關注點放在歌詞上,若是聽器樂曲,則能比較專注在音樂上,但多為氣氛的欣賞,真正仔細去聆聽細節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在課堂上,因為對樂譜不熟、對指法不熟、手型或運氣的掌握還不熟練等等原因,耳朵沒有在聽自己演奏的音樂是很常發生的事。

蛤,聽個音樂放鬆一下還要這麼累喔。」

其實也沒那麼難,學習如何欣賞音樂,更多是要了解些許樂曲的文化背景,將其帶入情境,也就是先看瞭解一下大綱就能更入戲一點,若能夠再加上對音樂動機的了解,那聽起音樂來會更加有意義。

簡單來說,也許你聽不懂西班牙文,但你依然可能喜歡上西班牙音樂,若此時你能開始學習西班牙文,那邊能更明白曲子在表達甚麼囉。

理解音樂背景、歷史文化,從作曲者的生平理解作曲家的個性,由此去感受音樂的呈現,便能提升演奏能力的層次,所以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樂曲介紹是必須的,甚至有學生會愛上整堂的音樂欣賞來掩蓋沒有時間練琴的狀況以為我不知道嗎?

最後,太過個人的音樂性呈現,其實也是會讓聽眾很出戲的…這點平時若有在看劇的朋友們應該能明白的吧…

發表者:丰悅

一位音樂教學18年,喜歡聊生活、聊音樂的鋼琴、長笛老師。 主要教學內容:學童/成人/鋼琴/長笛/音樂教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