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新手也可以輕鬆變奏的生日快樂歌

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日快樂歌,經常在初學的教材中出現,旋律簡單又具傳唱性,雖然這首曲子通常都不會在學生喜愛的歌曲名單中,但不能否認的是它的實用性。

既然要實用,那配上點簡易的和絃是必須的,讓曲子能再長一點、再多點變化,才能鼓勵學生勇敢的在平時使用上這首曲子。

這次作的擴充練習,是使用常見的初學教材「Faber技巧系列」裡頭的單手練習,有主題與兩個變奏,搭配上和聲與分解和弦,讓整首曲子活潑起來,畢竟通常彈到這個進度的學生,大約學習時間平均才6個月左右(以沒有外務的狀況下預估),所以最後一段總是可以提升學生的士氣(?),有難度但也很有成就感。

下方家喆錄製這首曲目的影片,如果有剛學琴的朋友喜歡並想要這份樂譜,可以到昀豆粉絲團,這篇(按←這兩個字有連結)底下留言「我要樂譜生日show一下」,並按讚,家喆很樂意跟大家分享這份樂譜喔。

臉書:昀豆音樂日常 或搜尋 @uneDoReMi

這裡有生日快樂歌的維基小知識,有興趣的人不妨看一下,原來這首曲子在2015年9月22日才被認定為免費歌曲,經過了80年,生日快樂終於免費了~

彈出好音色,從手指開始吧

學習古典音樂時,音色的展現是很重要的事情,音色除了是聽者的第一印象,也是傳遞演奏者情感很重要的一環,其實並不只有在古典音樂,畢竟音色是第一印象,只要是演奏音樂都很重要。

初學時,老師一定都會將正確的手型教給每一位學生,手型的建立當然需要練習,但學習久一點的學生就會發現,手型是會不夠用的,甚麼叫不夠用呢?就是只用初學所建立的手指運用,是沒辦法彈出好音色的。

大部分的人學琴,多是為了興趣、想要能彈出令自己開心的音樂,因此很難停下課程只練習手指基本功,所以每一次隨著課程進度調整手指與手型就很重要,照片中的手型,就歪的很常見,而站不好原因又因人而異,這其實很有趣,家喆很喜歡去尋找原因,針對源頭再練習,當練起來後,不只學生,連老師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其實只要好好跟老師配合,練好手指跟音色絕對不是問題,只是這是需要耐心跟時間,也許你會說,沒關係,我先能彈就好,嘿~相信我,時間到了,你的耳朵一定會要求自己要彈好聽,到時候要從頭改過已經習慣了的手指,那可是連許多老師都害怕的大工程啊!

但老師還是會願意帶著你慢慢練習的啦~

喜歡浪漫的音樂嗎?A大調的音樂適合你🤗

浪漫的元宵花燈,會讓你想起怎樣的音樂呢?先不說是怎樣的花燈,夜晚的燈火就是會讓家喆感到浪漫。

在音樂的世界裡,總共有24個大小調,可以初分成24個不同個性的朋友,其中A大調這位朋友,是很能可以展現浪漫情懷的,當他們以這樣的面向出現時,你會覺得他們身上總是發著微微柔光😍

最近在整理學生想彈的曲目時,發現有兩首曲子正好就是這個面向的A大調曲目,可以聽聽看,是不是能感受到慢時光的浪漫情懷呢😘

讓太鬆的腦袋動起來吧!

來點計畫讓…

腦袋動起來

比起各式不同的假期,每年的農曆新年假期過後總是會特別鬆,趕快抓回進度感是必須的。

版权归千图网所有,盗图必究

放假前,家喆已經與學生們訂下這次收心的曲目,讓學生挑幾首平常會聽的曲子,家喆再選擇適合當下程度的曲目來練習,因此各式各樣不同的喜好一一蹦出,浪漫的韓劇主題曲配樂🥰、酷炫的英文歌曲😎、80年代華語流行🎶、炙手可熱的動漫主題曲🔥等,看到這些曲目忍不住想,腦帶動起來的好像是家喆自己啊!😅

好在現在資訊發達,許多曲子都有能手改編成鋼琴譜並能線上購買,但也不是每一首改編都適合學生,除了將曲目編改成適合學生的程度之外,安排會使用到的技巧加入教材練習,都得因應不同學生不同曲目而須調整上課內容。✍️

相對於選擇自由曲目的學生,老師不禁對選擇參加檢定的同學露出微笑,這樣的選擇,很好😁~不過這微笑不知能維持多久,隨著檢定時間靠近,希望可以一直保持笑容啊~🤣

新年症候:手眼不協調啦!

新年快樂,隨著農曆年假結束,學生們紛紛開始上課,這週有個普遍的狀況就是•••手的協調度與視譜能力變差了

對學生頗為苦惱,明明才過了一個不長的假期,怎麼會退化的這麼快,但對家喆來說卻是個不錯的機會,怎麼說呢?

相信大家都有學習技能的經驗,從自我以往的經驗回想,一個技能的養成大約是多久呢?學生回答家喆的平均值是一年。

這是在學習上的一個盲區,舉個大多數人都有的經驗:「學英文」,英文幾乎是每個人從小到大一直在學校學習的一項語言技能,以正常學習、不密集訓練的狀況下,從完全不會到可以對答如流,就算幾個月沒使用都不會忘記的程度,需要大約是十年,就是國中到大學畢業的時間。

會覺得這個新年症候對家喆來說是好事,就是因為很多學鋼琴的朋友,在第一堂上課時都會告訴老師:「我想要一拿到譜就會演奏」,但給自己預設的學習年限有時候又太樂觀,這句話翻譯在語言應用的領域就是:「我想要碰到外國人就能對答」,這樣應該很容易能明白吧!藉由這次的經驗讓大家有個正確的認知,正好。

所以對於剛學或者學習一、兩年的學生來說,一個年假就退化,其實是很正常的狀況,甚至比平常請假一次退化還更多,也是正常的,因為…真的放假放太鬆啦~過完年立馬進廠維修,趕快幫鬆垮的齒輪上上油囉!

假期的練習日常:蕭邦a小調圓舞曲

2021年一開始的假期,大家都在做甚麼呢?

今年的元旦是家喆喜歡的陽光冬日,趁著連假選了首小品來玩玩。

蕭邦留下來完整的圓舞曲共21首,其中生前發表的有八首,而這首a小調圓舞曲是在蕭邦死後,1955年在巴黎出版,圓舞曲,原是搭配舞蹈而來的音樂,而蕭邦的圓舞曲則多為舞台音樂演出的抒情樂。

很喜歡這首曲子的旋律,乍聽之下不斷重複一段旋律,又有不同的裝飾,如蔥蔥鬱鬱的山林中,點綴著小花,微風吹起山林微動,很適合冷天聽的一首曲,彈起來也很舒服輕巧。

這首圓舞曲是發表會上常見曲目,也是很多鋼琴家在安可環節中信手捻來的一曲小品,喜歡的朋友不妨嘗試看看喔。

2020年底既定行程

今年在學姊工作室的聯合發表會完美落幕了,從選曲、練習、預演到最後的心理強度建設,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過程中大家會嚷嚷著緊張、會沮喪無法突破,到最後明白登台的喜悅,陪伴著大家經歷成長,家喆也是很歡喜的。

演出的影片要等工作室處理,就先放上學生與我的合照與幾位同學在學姊工作室的預演剪輯,很特別的防疫年,大家都得戴口罩登台,希望明年大家都能以完整面容登台啊!

音樂性?那是甚麼?

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常常聽到老師說,再多點音樂性,那甚麼是音樂性呢?

當開始彈些小曲子後,總會覺得音都演奏都正確,但還是覺得不好聽。

老師,我都有做大小聲,圓滑奏、斷奏也都很分明,表情符號都有做到啊,怎麼還是不好聽呢?

我們想想,當我們在看一部戲劇時,演員台詞都對,喜怒哀樂都有,該哭的也哭了,為什麼有些你還是會覺得「那是假哭」呢?其實演奏音樂也是一樣的。

要訓練音樂性,首先得先有想像力,因為聲音是看不見了,我們對聲音情感的記憶,通常是靠環境氛圍、具有故事性的事件等等來記憶的。曾經有個文字遊戲,要你寫出一句「有聲音」的文字,用的就是這個原理。而音樂性不是誇張的肢體,也不是戲劇性的變化,而是將腦中的畫面用音樂傳遞出來,需要的除了想像力,還有能表達出來的演奏技巧,要練習好技巧,則需要一副打開的耳朵~

在選擇教材上,有一套不錯的音樂性教材a splash of color,是用顏色來幫助想像,曲子都是兩到三頁的輕巧型,每首都有一個主題,很適合準備進入小品的學生。

這首是Joe第一次接觸a splash of color,選擇pink tulips先來試試,粉紅鬱金香,花語是永恆的愛,關於永恆的愛,你腦中出現的畫面是甚麼呢?是家人、是摯友、還是充滿粉紅泡泡的愛人呢?是恬靜的、激情的、還是活力四射的呢?每個人的畫面都不盡相同,演奏出來的音樂性也就會不一樣喔~

2020國際鋼琴檢定

今年的國際鋼琴檢定成績,終於在十月下旬公布,懸在心中的一件事終於落幕。

很開心今年拿到兩個優等兩個特優~

另外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便是其中一位同學拿到了B級全國第二,老師與有榮焉也得到獎狀一枚,真的很開心。

成人參加檢定,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讓練習更加精緻,志在過程不在結果,成績好或不好,收穫最大的都是自己,謝謝認真練習的同學們,也感恩遇到喜歡這次演奏風格的評審。

最後分享一下去年檢定的同學,期許這些同學能在年底發表會中表現亮眼喔~

巴哈:G小調小步舞曲 BWV 115

這篇文章裡寫到這首BWV115常常與之一起練習,這裡就簡單(超簡潔)來說一下巴哈的作品吧!

在彈巴哈的作品時,最常被討論的,就是四分音符到底要連還是要斷,其實很多樂曲在詮釋上,都要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去做思考。要連或要斷,端看你想要如何表現,其原因在於當時是大鍵琴時代,與現在的鋼琴發聲不同,所以在當時四分音符的呈現較短,且沒有延音踏板,而現代鋼琴的技術可以將音彈得很連,又有延音踏板,素材的不同,一定會影響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方式,明白原因之後,接下來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了,而大部分的演奏者,都會想要重現當時作曲時的奏法,所以斷著彈還是比較常聽到的。

先聽聽看教科書版本的,仔細聽左手在四分音符的位置,斷奏的詮釋非常明顯。

那巴哈的曲子真的都沒有圓滑奏的可以欣賞嗎? 有的,而且還很好聽呢!下面這首,不只連得很,還使用的延音踏板,這位Víkingur Ólafsson,是2019年留聲機大賞的年度鋼琴家,演奏的Organ Sonata No. 4, BWV 528是不是很好聽呢? 他還演奏了很多巴哈其他的作品,喜歡的朋友可以趕緊去找找喔!

這裡說的巴哈,指的都是 J.S.Bach,因為巴哈其實有一整個家族,人口眾多,而J.S.Bach的作品量非常多,種類也很廣,很值得細細品味。

%d 位部落客按了讚: